潇湘晨报记者 曹伟 视觉记者 金林 实习生 张云峰 7月12日上午,衡东县霞流镇洣河边上,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罗仲接到镇里的调度电话,杨塘村一位70岁的老人在清理卫生时不小心被割伤了脚,罗仲赶紧开着自己的东风面包车带着两个医务人员赶了过去。
这里是霞流镇洪灾后的第三天。7月10日清晨,霞流镇洣河村发生决口,洪流冲进了周边数个村庄居民的家门。事发后,当地镇政府在一个村小设置了临时安置点,镇卫生院也在河堤上设置了两个临时卫生点,因为院卫生院没有专业救护车,罗仲的私人面包车也成了一个流动的卫生站,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这一天,中山衡东商会给当地送来了赈灾的三车矿泉水和蔬菜,镇里的工作人员小周因为分发物资时急得留下了眼泪,也是这一天,因为水位下降,之前在安置点休息的百余村民有很多回到自己家中,清扫自己的家园,罗仲则和同事挨家挨户在村里给村民宣传灾后用水和消毒的注意事项……
雨越下越大,镇里的干部还在忙碌,村庄里的人们也在积极自救,希望家园早日能恢复以往的宁静。
7月12日上午,潇湘晨报记者来到霞流镇大村湾学校,这原本是大村湾村的一个小学,学生们早已放假,因为学校本身学生不多,村委会办公的地点也设在了这里。
7月10日清晨,霞流镇洣河村发生决堤,洪水冲进了洣河沿线的洣水村、杨塘村、杨梓村等村落的居民家中,由北向南有近10公里的路程。事发后,当地转移了大量的居民,并设置了两个安置点,大村湾学校就是之一。
学校二楼和三楼的教室和村委的办公室则都成了寝室,分为男女两边,教室地板上铺上了新棉被,没有住处的居民可以在这里落脚。
一楼的教室被改成了存放物资的房间,里面囤积了八宝粥、面包和矿泉水等物资,在学校前坪已经设置了16个民政赈灾的帐篷,每个帐篷内可容下十余人休息。旁边设置了由镇卫生院设置在此处的医疗临时救助点,四个医生在此处值班,备下了一些感冒药、退烧药等常用用品。
杨梓村的71岁老人郭雨生来到这里,右手指裂开了一个口子,洪水来临前,他因为帮助邻居搬运电器不小心砸伤自己的手指。救助点的医生赶紧给他上了消炎药,并进行了包扎。救助点工作台上的登记簿上,已经记下100多个居民的名字,他们曾在这里拿过药或者接受治疗。
霞流镇妇联主席向桂平和党建办工作人员周洋等工作人员一直在忙前忙后,清点送来的物资,一部分存放在安置点,一部分由专人沿着河堤给还留在家中的居民送去。
向桂平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她是霞流镇本地人,在洪灾发生当天,她登上武警开的皮冲锋舟,到村子里接出受困的居民。由于没有扩音器,她嗓子都喊哑了,这天是她46岁生日,她一直到下午6点才从水里出来吃饭,哪里有时间吃生日饭。
在汛期开始后,镇里很多干部都驻守在河堤上守堤,组织力量堵住管涌。在决堤,镇里60多名工作人员来到安置点负责相应工作,大多数人一直还没有回过家,一些工作人员
自己家中遭遇内涝,都一直没有时间回去处理。
67岁的杨塘村村民谭清明带着两个孙子在安置点休息,在洪水来时,因为水来得快,她带着两个孙子只能跑到楼上,随后被冲锋舟接出。谭清明说,前一天晚上,还有100余个居民在安置点休息,但水退了之后,很多村民都迫不及待得赶回家想去清理下卫生。
中山衡东商会在安置点送来了三车物资,包括几百件去矿泉水、八宝粥和辣椒、土豆等蔬菜。周洋一面清点物资,一面又要准备给各个村分配,因为她想要平均分配,与几个村民争执了几句,周洋一时没忍住,委屈地哭了起来。
到了中午时间,早已收拾了情绪的周洋又在给安置点的居民发放盒饭。中午的午餐是虾仁,茄子和豆腐,谭清明叫来两个孙子,从她手中领过盒饭,赶紧也吃了起来。
罗仲顾不上午饭,接过镇里转来的电话,称杨塘村有一位70岁的老人在清理卫生时受伤,需要及时处理。他赶紧发动面包车,带着两名医生,往目的地赶去。
除了设置在村小的医疗临时救助点,院卫生院距离此处几公里外的杨梓村河堤上设置了另一个救助点,方便靠里边的居民。而罗仲所驾驶的面包车,则成了第三个流动卫生站,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这辆面包车是他的私车,因为院里面没有专门的急救车,在灾后,为方便运载病患,罗仲则将这辆车贡献出来充当院里的公车。对于这件事,罗仲有些轻描淡写。“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辛苦来说,这真的是件小事。”罗仲说。
当天上午,他已经在各个村转了好几趟,一些村民在清理卫生时没注意,犯了皮肤病。
罗仲开车来到老人家附近,车辆到了离老人家100米左右的位置不能再行驶,他们走到老人家中,才得知老人是在退水后清理家中卫生时,踩在脸盆上不小心踩空,脚踝处割到瓷砖割了一条很大的口子,已经不能行走。
因为伤势不轻,需要打破伤风和缝合,医生在对老人的伤口进行简单清理后,将老人背上了面包车,随后罗仲将其送到了安置点进行处理,之后又被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等罗仲回到安置点,已经将近两点,他扒拉两口饭后,又接到任务。因为很多村民已经回到家中清理卫生,为了让村民安全用水和消毒,他又要去居民家中挨户进行指导。
下午4点,记者在离安置点最远的洣河村村里见到了罗仲和镇院党委书记阳建成,洣河村也是霞流镇受灾最严重的村子之一,10日早上的决堤正发生在这里。水位退下后,很多居民家中一楼和道路上还是挤满了污泥,罗仲和阳建成拿着宣传单挨家进行发放。
罗仲走到每一户居民家中都要叮嘱一句,“这十天半个月不要喝井水,要喝矿泉水”,并用手摇水泵将井水摇一点上来查看水质情况。
“之后我们会将消毒液和漂白粉发放到村里,你们到村里领,把家里清扫干净后按照比例配好后用喷雾器喷洒就可以了。”罗仲走到一位居民家中,看到一位老人正赤脚踩在泥中,赶紧要他将脚洗赶紧换上雨靴。
“这样很容易患皮肤病,另外也怕泥里有玻璃什么的割伤脚。”罗仲对老人说。
等罗仲从村里走访完回到安置点,已经是傍晚6点多。“接下来这几天还要把其他几个村每一家都走到。”罗仲说。
此时,留在安置点三楼休息的杨塘村村民刘汉碧和女儿刚刚领完晚饭吃完,镇里的志愿者在房间里点上了蚊香,她躺着看书,女儿则在玩手机。
在楼下,霞流镇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依旧在忙碌着,周洋在给一直在疏导交通的民警预留晚餐。晚上8点多,由于几天没有洗澡,她准备先回县城的家拿几套衣服,中途她接到领导电话,由于有紧急任务,她必须回去做好后勤工作。
8点10分,衡东县气象台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衡东县未来12小时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需要注意防范。武警部队的工程车已经开了进去,决定抢修之前已经溃堤的堤坝。
刘碧汉带着女儿准备睡觉,未来可能还有雨,虽然心中有点担心,但暂时能在安置点能睡个好觉。
雨越下越大,这天晚上,对于有些人来说,却将又是个不眠之夜。
责编:侯云驰
来源:潇湘晨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9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8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6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5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4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3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22日)
今日辟谣(2025年9月19日)
下载APP
分享到